万亿浙商银行遇“春寒”:前董事长被查,不良资产率走高
总资产超过2.5万亿的股份行浙商银行原董事长沈仁康落马。
尽管浙商银行对外宣称其接受调查不会对经营造成影响,但仍引起外界的担忧。去年田惠宇被抓,招商银行股价随即暴跌,管理层的稳定也是投资者投资判断的衡量标准。
而沈仁康到在任期间到底有没给浙商银行“埋雷”?或许这是投资者关心的核心问题。
近日,据相关部门消息,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浙商银行火速对外回应称,浙商银行坚决拥护浙江省纪委省监委对沈仁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并将以此为诫、持续反思,不断增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浙商银行进一步表示,原董事长沈仁康已卸任一年多,其接受审查调查对该行经营没有影响。
要知道沈仁康卸任时刚满59岁,再过1年就到退休年龄,就遭换任,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据了解,在进入浙商银行之前,沈仁康有过多年的从政经验,不过并没有金融系统的工作经历,2014年7月,沈仁康加入浙商银行担任党委书记,并于同年8月成为该行执行董事、董事长。
沈仁康执掌期间,浙商银行于2016年完成H股IPO,2019年回A上市。2022年年初,沈仁康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沈仁康卸任一年来,浙商银行的管理层似乎并不稳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包括前任董事长沈仁康在内,浙商银行已有6位高管辞职。
比如沈仁康被通报当晚,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庄粤珉因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处理其他个人事务辞去该行非执行董事职务。
2022年8月,浙商银行股东监事潘建华因工作需要辞去浙商银行股东监事、监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6月,外部监事程惠芳因6年任期届满辞任;2月,该行副行长吴建伟和行长助理盛宏清皆因“个人原因”分别辞去了公司副行长、行长助理的职务。
除了多位高管请辞外,在沈仁康被查之前,浙商银行还有多名高管被查,包括原副行长张长弓、董秘张淑卿、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邹建旭及上海分行行长顾清良等。
高管被查以及频繁换血,一定程度上说明管理层的动荡,管理团队并不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浙商银行的市场表现,以及投资者的投资判断。
在沈仁康掌舵的7年间,浙商银行资产规模迅速增长,从突破万亿直至2.5万亿。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浙商银行资产规模迅速膨胀,与沈仁康被查激进扩张策略有关,可能也是其被查的原因之一。
2004年浙商银行成立,总资产仅有103亿,9年后,2013年其总资产逼近5000亿,达到4881.17亿。
而在沈仁康上任后的第二年,2015年浙商银行总资产突破万亿,达到10316.5亿。截至2022年9月底,浙商银行总资产突破2.5万亿。
在业内,浙商银行曾有“同业之王”的称号,实行“同业扩张、投贷联动”的经营策略,通过投资扩大资产。
2014年,浙商银行投资资产不到2406亿元,到了2015年则翻了一番,达到5208亿,占总资产(1.03万亿)比重超过50%。
资产的迅速扩张,也埋下了不良资产的风险隐患。
2018年以来,新光控股、银亿股份等浙江民营企业相继出现债务违约、质押危机等情况,浙商银行也被牵涉其中。新光控股爆雷事件中,浙商银行申报贷款+股票质押+持有债券的总金额为23.21亿元。银亿股份债务违约一事中,债权单位中也出现了浙商银行宁波分行的名字,涉资一亿元。
2019年12月,千亿校企北大方正出现债券违约被北京银行申请破产重组,浙商银行借给该公司的20亿元款项也无望收回,为了讨债,浙商银行将北大方正集团大股东告上法庭,要求偿还本息。
除此之外,浙商银行也踩雷过乐视控股和安信信托,在踩雷乐视控股事件中,重庆渝北区人民法院披露的一份裁判文书显示:浙商银行购买了价值8亿元的假理财产品。直到银监会去总行检查,浙商银行才发现这份理财产品从未备案登记过。
频频踩雷的结果是不良资产的积累,财报显示2018年-2021年,浙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1.37%、1.42%、1.53%,呈现上升态势,不良贷款余额从2018年的104.1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06.67亿元。
管理层动荡不安,激进的扩张策略下,不良资产率有呈现上升之势,沈仁康被查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条条的风险信息和不稳定因素被挖出,给浙商银行也蒙上一层阴影。未来,浙商银行如何稳定发展,值得继续关注。